如何利用禅定治疗疾病?

       (一)禅定治病的十个条件

       《摩诃止观》卷八说,以禅定治病,根据人有病轻、病重等差别,见效有顿、渐、迟、速之异。但只要方法得当,并具备10个条件,没有不见效者。

       10个条件为:

       1、信:确信按正确方法修禅,必能治我此病,这是能见效的先决条件。

       2、用:实修禅定。

       3、勤:须于每日早晚专精修禅,每次以身上出微汗为度。

       4、恒:持之以恒,不要间断。

       5、别病:先须正确判断病因,识别病症。

       6、方便:根据病情灵活运用治疗方法,可请现代医生用药物或请佛医给予治疗,不应死执一法。

       7、久行不懈:坚持治疗,直到病除。

       8、取舍:善于辨别损益,有效则行之,无效是止而不修。

       9、善养护:除修禅外,还应善于保养,慎饮食,避寒热,不犯禁忌。

       10、知遮障:不随便把坐禅中的境界和疗效向人宣说。

       这10条,除知遮障外,其余皆与中医学气功所说的一致。

      (二)修禅治病的六种方法

       第一是修止法。修止法就是意守“忧陀那”(丹田),《摩诃止观》卷八说:“丹田是气海,能锁吞万病,若止心丹田,则气息调和,故能愈疾。”此法能治百病,又能发诸禅,是一种很好的修止门径。意守丹田,能治胸胁痛、背膂急、肩井痛、心热懊痛、烦不能食、心痉痛、脐下冷、上热下冷、阴阳不和、咳嗽等病。

       第二是意守双足。《摩呵止观》卷八说:“常止心于足者,能治一切病。”这是因为人脑和五脏都在下半身,一般人平常气血多随思虑而上行,易使下身气血虚亏错乱,生种种病,若意守足,气血随意念下行,可令五脏安和,阴阳平衡,尤以治恍惚懊闷一类病疗效最佳。

       意守足三里穴,能止痛,若守之犹不能止,可转而意守二足大拇指横纹。头痛、眼赤疼、唇口热、腹卒疼、耳聋、颈项强直等病,可于二足之间假想一境,专意守之。若因此而致腰足急痛,可意想二足下有一丈深的坑,意守坑底,便能止痛。

       第三为意守病处。《摩呵止观》卷八说:“随诸病处,谛心止之,不出三日,无有异缘,无不得瘥。”止心病处,应按中医五行、五脏要生克之理,灵活掌握,不可死守一处。如肺强肝弱,为金克木,应意守肺,摄其中白气,肝病即愈。

       第四是止心于头顶。这种方法专治身体沉重、枯瘠、痹痿、皮肤痒等一类病。

       第五是急急摄心修止。此法可治虚肿胀膀、饮食不消、腹痛下痢一类病症。

       第六是宽缓放心修止。此法能治举身洪热、骨节酸疼、呼吸顿乏、大小便不通。

       大乘佛教本以“医方明”即医药学为修学菩萨道必须通达的“五明”(五种学问)之一,以医药布施度人济世为重要的修行。但自中唐以后,佛教以禅、净二宗为主,亟亟追求于当世解决生死问题,除少数寺院有行医传统外,对佛教医学包括禅定治病之说无多发展。

       藏传佛教虽继承发展了印度晚期佛教的医方明,在禅定治病方法上有所发展,但在内地影响甚微。禅定治病法和现代医疗气功都已普遍采用,证明行之有效。另有许多佛教养生治病的方法,在《慧缘佛医学》一书中有详细的叙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