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要做到心不贪钱财,口不出恶言,意不起邪念“三不”不易

人生能不贪钱财,口能不说恶言,意能不起邪念,才是真善美。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:汉元年正月,沛公做了汉王,统治巴蜀地区。汉王赏赐张良黄金百镒,珍珠二斗,张良把它们都赠送给了项伯。汉王也因此让张良厚赠项伯,使项伯代他请求汉中地区。项王应允了汉王的请求,汉王于是得到了汉中地区。

汉六年正月,封赏功臣。张良不曾有战功,高帝说:“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,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,这就是子房的功劳。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。”张良说:“当初我在下邳起事,与主上会合在留县,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。陛下采用我的计谋,幸而经常生效,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,不敢承受三万户。”于是封张良为留侯,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。

留侯宣称道:“我家世代为韩相,到韩国灭亡,不惜万金家财,替韩国向强秦报仇,天下为此震动,如今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统师,封邑万户,位居列侯,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,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。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,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。”张良于是学辟谷学术,行道引轻身之道。

司马迁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写张良的。他把张良看成是知识分子的典型、谋士的模范。司马迁认为张良的历程是有识之士的最高境界,也是他的最大愿望。从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黄石老人,到后来学辟谷学术,打算随赤松子游,司马迁有意把张良神秘化,前后照应,让人感觉到张良具有仙风道骨,视钱财如粪土,高风亮节,人品优秀。

“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。”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表记》

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,容颠要端庄,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。几句可用以劝人要谨言慎行,对人不要说不该说的话,也不要做不该做的事,免得授人以柄,招致非议。

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,若邪不胜正,为什么我们内心会生起邪念呢?因为我们的正念不足,有如房子为什么黑暗呢?因为光明不足。

人若心中有正念,即使遇到污染境界,别人虽触恼你,你并不在意。如果内心没有正念,心中空虚,有一点恶因缘的刺激,自己就会起烦恼。

所以一个人是否会起烦恼,重点不在于外面的境界,而是心中是否有法宝。修行不是让眼睛不看东西,耳朵不听闻,而是心中要栽培正念。心中有正念力的人,犹如穿着坚固的铠甲,虽然处在刀、枪的危险军阵中,刀剑也不能伤害他。

一个人的外表长得如何,不是最重要的,重要是要有一颗美丽的心灵。这就是所谓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,而心灵之美更胜过肢体之美。鸟美在羽毛,人美在心灵。拥有美丽却不炫耀,才是真正的美丽,靠炫耀美丽来让别人认同,就算外表再美,心灵终是丑陋的。